熱點資訊
技術答疑
國資與環境民企的“乘法效應”
編輯╃◕▩▩:admin 欄目列表╃◕▩▩:技術答疑 釋出時間╃◕▩▩:2020-01-14 07:02:36nbsp; 點選量╃◕▩▩:447
國資入股環境企業╃↟│,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很早以前就有▩╃。但在2018年出現頻率明顯加大╃↟│,達到了一個峰值▩╃。據中國水網粗略統計╃↟│,2019年至今╃↟│,也出現了大約7起國資入股環境企業的案例▩╃。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曾在2019水業戰略論壇上分析╃↟│,金融↟↟·、政策等大環境的變化導致過多PFI專案在手的重資產企業受到較大沖擊╃↟│,其中民企由於融資短板而受到更大影響╃↟│,這可能是導致近期環境領域“國進民退”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對於國企與民企的競合形態╃↟│,國務院國資委副部長級幹部↟↟·、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曾在2018固廢戰略論壇上指出╃↟│,整合↟↟·、融合↟↟·、聚合是重要方向╃↟│,二者應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在產業結構層面上╃↟│,趙華林認為╃↟│,國企↟↟·、民企融合發展╃↟│,對於行業至關重要▩╃。當前╃↟│,44%的央企涉足環境產業╃↟│,120家央企中涉足生態環境產業的央企有53家╃↟│,幾乎覆蓋了產業的所有細分領域╃↟│,包括中節能↟↟·、光大國際↟↟·、三峽集團↟↟·、葛洲壩↟↟·、中車等等▩╃。
“央企涉足環境產業╃↟│,一部分原因是出於政治需求和國家需要╃↟│,有責任守護綠水青山和生態文明▩╃。目的是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牽引作用╃↟│,帶動整個環境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提高效率╃↟│,培育國際一流的企業▩╃。”
在光大國際總裁王天義看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有存在的價值╃↟│,具有各自的競爭優勢▩╃。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不是誰進誰退╃↟│,而是都要發展╃↟│,都要發展的前提是要分業發展▩╃。首先是分業發展╃↟│,然後才是競爭發展▩╃。
清新環境張根華認為╃↟│,國企與民企的合作╃↟│,本身並沒有所謂的誰進誰退▩╃。所有合作的前提都是要思考╃↟│,如何才能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合作是一種市場的必然選擇▩╃。
強強聯合之後╃↟│,“乘法效應”凸顯
國資入股環境行業其實並沒有大家想象地那樣“悲觀”╃↟│,反而╃↟│,在他們“聯姻”之後雙方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乘法效應”逐漸凸顯╃↟│,各自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國資入股環境企業的例子很早之前就已有之╃↟│,我們不妨將時光的指標撥回至11年前▩╃。2008年北控水務與中科成環保的“天作之和”成為行業的一段佳話▩╃。
中科成環保在當時已經是國內汙領先企業╃↟│,管理層謀劃上市已久╃↟│,條件也已基本成熟▩╃。而擁有資本運作經驗和國企背景的北控那時剛剛完成綜合性公用事業公司轉型╃↟│,將眼光投向了我國方興未艾的水務行業▩╃。對於當時的北控來說╃↟│,收購是其快速進入水務行業的最好選擇▩╃。
雙方一拍即合╃↟│,透過收購換股等形式╃↟│,中科成實現了間接上市╃↟│,而裝入中科成資產後的北控水務憑藉自身資金↟↟·、技術↟↟·、管理和政府資源優勢規模和行業影響力迅速提升╃↟│,成為行業龍頭╃↟│,連續近10年位居我國汙水處理領域年度影響力企業榜首▩╃。併入選中國企業500強▩╃。截至2019年年中╃↟│,公司總資產規模達1390.5億港幣▩╃。
能夠預見未來╃↟│,具有敏銳眼光的北控水務似乎嚐到了生態合作的甜頭╃↟│,之後也不斷透過生態化合作豐滿羽翼╃↟│,如2016年╃↟│,北控水務↟↟·、首創股份兩大水務巨頭同時入股開創環保╃↟│,這在當時被認為是環境行業生態化趨勢的標誌性事件▩╃。
“北控↟↟·、首創入股三年來╃↟│,帶來了開創環保在管理水平↟↟·、人才引進↟↟·、客戶資源↟↟·、技術交流↟↟·、品牌背書等眾多方面的提升╃↟│,為開創環保的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驅動能▩╃。而開創也像是兩位巨頭的‘小孩’╃↟│,總能夠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開創環保董事長包進鋒在接受中國水網採訪時表示▩╃。在業務上╃↟│,北控↟↟·、首創給予了開創大力支援和信任╃↟│,給開創在汙水處理提標改造以及分散式等相關市場上有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同等條件下開創更有優勢為兩家水務巨頭提供膜裝置及元件▩╃。
站在今天回望昨天╃↟│,他們的合作不失為國資與環保企業的“佳偶天成”╃↟│,北控水務和首創股份很早就意識到了生態合作的重要性╃↟│,可謂國資與環保企業合作的先驅▩╃。
如今╃↟│,生態合作的案例越來越多▩╃。比如╃↟│,中交集團入股碧水源╃↟│,三峽集團入股國禎環保等▩╃。
擁有核心技術的環境龍頭企業碧水源╃↟│,在膜技術領域已達到全球第一梯隊的水準╃↟│,但要真正實現世界級環境企業的發展目標╃↟│,仍具有民營企業自身的侷限性╃↟│,在此背景下╃↟│,順應國家所提倡的逆向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為其尋求突破的發展路徑▩╃。中交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中國城鄉是中交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生態環境治理↟↟·、城鄉融合發展的領軍企業▩╃。
2019年╃↟│,中交集團和碧水源正式“牽手”後╃↟│,碧水源的技術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中交集團也能夠發揮更大的國家骨幹力量的作用╃↟│,將最大化產生協同效應╃↟│,對國家的生態環境建設程序帶來重大的促進作用╃↟│,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解決國家的生態環境問題↟↟·、中國人的用水問題▩╃。
如今╃↟│,他們合作之後的協同效應也開始逐步得到釋放╃↟│,這從近期的市場動態上可以看出▩╃。日前╃↟│,投資額約11億的哈爾濱市城鎮汙水處理專案二標段由碧水源與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聯手拿下▩╃。據介紹╃↟│,該專案預計未來可帶來高達51億的穩定營收╃↟│,而且將全部採用碧水源自主研發的MBR技術╃↟│,“錢景”無限▩╃。
國禎環保作為國內第一批參與市政水業市場化改革的民營企業╃↟│,經過21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水環境全產業鏈服務能力▩╃。在“水十條”等國家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國禎環保逐步意識到平臺的重要性╃↟│,尤其是代表國家意志的平臺▩╃。而肩負“長江大保護”國家使命的三峽集團也正著力搭建新老朋友關係平臺╃↟│,迫切尋找能夠助力的產業力量▩╃。
雙方合作之後╃↟│,三峽集團為國禎環保參與長江大保護中提供了強大的支援和助力╃↟│,據瞭解╃↟│,國禎環保未來三年內每年承擔不低於長江環保集團主導的新增專案中30%的運維服務保障職能▩╃。同時╃↟│,國禎環保的技術和運營能力也為三峽集團提供了全生命週期的服務和保障▩╃。
雙方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的合力大大增強╃↟│,這在近期的中標專案規模上也可看出(相關連結→《90.58億!長江生態保護集團聯合體斬獲蕪湖汙水PPP專案》《26億!長江生態環保聯合斬獲蕪湖汙水系統PPP專案二期》《44.45億元!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聯合體預中標岳陽汙水PPP專案》)▩╃。
“牽手”不容易╃↟│,感情經營風險需規避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國企與民營上市企業的合作也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很多合作過程中的問題暴露出來╃↟│,併購交易半路夭折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甚至出現買入之後又轉手賣出的現象▩╃。
“牽手”後又“分手”╃↟│,其中可能存下以下幾點原因╃◕▩▩:很多跨界進入環境領域的企業缺少環境基因╃↟│,往往比較容易忽略併購後的整合╃↟│,帶來了後期一系列的管理問題;也有一部分企業進行收併購╃↟│,只是為了追逐短期財務目標╃↟│,特別是現金目標╃↟│,並不打算長期經營相應的企業╃↟│,因而無意將被併購企業的資源↟↟·、技術和生產流程等整合為自己企業的一部分;很多收購方沒有能力運營好被收購專案╃↟│,也是交易不能很好達成的原因之一▩╃。
因此╃↟│,雙方合作之後的整合和運營管理也尤為關鍵▩╃。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最近兩年國企和民企牽手的案例越來越多╃↟│,但最後的合作效果還是要看雙方磨合後的運營情況▩╃。
如何做好雙方的互融互通╃↟│,是更好發揮“乘法效應”的關鍵▩╃。很多企業也在為合作後更好的融合做積極準備和探索╃↟│,剛剛吸納國資的碧水源╃↟│,就與中交集團各單位的互動越來越密切▩╃。碧水源高層陸續到訪中交集團西南區域總部↟↟·、中交房地產集團↟↟·、中國交建海西區域總部↟↟·、中交建融租賃↟↟·、中交生態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等開展業務對接和交流活動╃↟│,並與中交集團管理下的中國城鄉全資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相信在雙方不斷深度磨合的基礎之上╃↟│,會結出更多豐碩的成果▩╃。
生態化合作或將成為未來趨勢
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治理↟↟·、“無廢城市”......如今環境治理從“撿珍珠”階段已經過渡到了“穿項鍊”階段╃↟│,面對環境的綜合治理需求及如此巨大的市場╃↟│,單靠一己之力難以勝任▩╃。從長遠來看╃↟│,生態化合作或將成為未來環境產業的競合趨勢▩╃。
而“國資+民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類似於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中上述提到的中交入股碧水源的案例是國家所提倡的逆向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實踐▩╃。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也是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有利於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於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據相關報道╃↟│,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戶數佔比超過了70%▩╃。
“環保企業和其它行業的民營企業一樣╃↟│,都是自己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新形勢下╃↟│,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搞混合所有制╃↟│,發揮民營企業的活力及央企的優勢▩╃。從資金↟↟·、政策等方面關注支援和幫助民企度過難關╃↟│,讓民企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細分市場劃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第三方治理和業上的創新作用▩╃。”趙華林在曾表示▩╃。
推薦新聞 MORE+
- 全自動壓濾機生產執行中的維護你瞭解嗎? 2022-04-19
- 全自動壓濾機在使用時應該注意的一些環節 2022-04-11
- 塑膠粉碎機的工作效能方法是什麼? 2022-04-03
- 移動破碎機為砂石工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2022-03-31
- 移動破碎機具有較強的生產能力和較高的產量 2022-03-29
- 移動破碎機的特性和分類介紹 2022-03-26
- 移動破碎機的軸承應該怎樣維護呢◕₪? 2022-03-24
- 移動破碎機是一種岩石和建築垃圾破碎裝置 2022-03-22
- 移動破碎機應用廣泛╃↟│,實現物料現場破碎 2022-03-19
- 移動破碎機推動了破碎工藝的進步 2022-03-17